巴基斯坦经济危机:IMF“自由化”陷阱?
最近,《印刷报》报道称,巴基斯坦已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的“经济自由化”要求,计划全面放开经济,将平均进口关税降低1/3。此举引发国内担忧,可能导致2780亿巴基斯坦卢比的损失。巴基斯坦与印度一样,此前一直实行高关税政策(平均关税达10.6%),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土制造业的竞争力。然而,IMF要求降低税率,将削弱巴基斯坦本土产品的竞争力,导致大量国外商品涌入。一般而言,新兴经济体应在制造业发展完善后逐步降低关税,而巴基斯坦此举可能对本土制造业造成巨大冲击。巴基斯坦之所以屈服于IMF的要求,是因为其巨额债务。
巨额外债:巴基斯坦的经济困境
数据显示,巴基斯坦在去年对IMF负债最多的国家中排名第四。长期以来,巴基斯坦面临国际收支困境,依赖国际贷款和来自中国、沙特等国的支持,长期处于“借新债还旧债”的状态,以避免经济崩溃。在2025财年,巴基斯坦需要偿还超过220亿美元的外债,但无力偿还。据路透社报道,中国已将一笔原定于3月24日到期的20亿美元贷款的还款期限延长了一年。巴基斯坦急需外汇,并试图从IMF获得更多贷款。1月份,巴基斯坦财长还表示计划发行熊猫债,希望从中国投资者筹集2亿至2.5亿美元。然而,这种“借新债还旧债”的模式能维持多久?IMF的援助往往附加许多政治条件,例如经济自由化、货币贬值以及国有资产私有化,这可能导致巴基斯坦资产贬值并被外资收购。
IMF援助与“债务陷阱”
IMF持续向巴基斯坦提供贷款,部分原因是将其视为“肥羊”,更何况还有沙特、中国等国家的持续输血。除了同意IMF的经济自由化要求,巴基斯坦还启动了加密货币合法化进程。巴基斯坦经济长期低迷,依靠贷款维持,加上严峻的安全局势,其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。中国还能继续支持多久?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战略调整:中国寻求多元化合作
近年来,“巴铁”的声量有所下降,中国也在寻求多元化合作。例如,中国租借了缅甸的皎漂港,正在建设柬埔寨的德崇扶南运河,中泰铁路和中吉乌铁路也在推进中。这种战略调整体现了中国“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”的策略。巴基斯坦当前最需要的是深层次的改革,而不是继续维持一个由部落、家族和买办集团主导的国家体制。否则,无论如何扶持,都难以实现经济的真正发展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小说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巴基斯坦经济危机:IMF“自由化”陷阱?中国还能扶多久?!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